以下是针对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少年英语综合教材 《Fusion》 系列中 Level 1 的深度解析,涵盖其教育理念、课程结构、跨学科特色及教学支持系统:
1. 教材定位与核心理念
-
全称:Fusion 1: Integrated Skills for English
-
目标群体:11-15岁青少年(CEFR A1+至A2 级别)
-
教育哲学:
-
CLIL与语言融合:将科学、人文、艺术等学科内容作为英语学习载体
-
4Cs能力培养:Communication(沟通) / Critical Thinking(批判思维) / Creativity(创造) / Collaboration(协作)
-
2. 单元结构与跨学科主题
6大主题单元(每单元12课时):
单元主题 | 学科融合 | 语言输出任务 |
---|---|---|
Our Living Planet | 生物学(生态系统) | 制作濒危动物保护海报 |
Time Travelers | 历史(古代文明) | 模拟考古发现报告 |
Digital Futures | 计算机科学(AI伦理) | 设计“友好机器人”原型图+说明 |
Art in Motion | 视觉艺术(街头涂鸦文化) | 策划校园艺术展解说词 |
Global Kitchen | 地理(食物供应链) | 撰写可持续食谱博客 |
Body and Mind | 体育心理学(运动损伤预防) | 录制健康生活播客 |
3. 语言技能训练系统
三维能力进阶模型
-
每课三阶设计:
-
Input Exposure(输入曝光):
-
学科短视频(如TED-Ed动画)
-
分级阅读文本(Lexile: 300L-500L)
-
-
Language Focus(语言聚焦):
-
语法在语境中呈现(如用食物成分表教 countable/uncountable nouns)
-
学科术语解码(如 photosynthesis → photo+synthesis)
-
-
Creative Output(创造输出):
-
小组项目(如用回收材料建生态系统模型+英语解说)
-
-
4. 核心教学特色
a) 跨学科词汇矩阵
学科 | 高频术语 | 语言训练法 |
---|---|---|
科学 | hypothesis, experiment | 词根拆解(hydro=水) |
人文 | artifact, civilization | 时间轴词汇归类 |
艺术 | perspective, texture | 视觉联想记忆法 |
b) 项目式学习(PBL)引擎
-
项目范例:Design a Green City(设计绿色城市)
-
Phase 1:研究生态建筑(阅读技能)
-
Phase 2:计算能源消耗(数学技能)
-
Phase 3:英语答辩设计方案(口语技能)
-
c) 数字化沉浸工具
-
Oxford Learn Platform:
-
3D虚拟实验室:模拟科学实验(如观察植物光合作用,同步学习相关英语指令)
-
AI发音教练:通过游戏化界面纠正学科术语发音(如 chlorophyll)
-
5. 评估与进阶体系
评估类型 | 形式 | 能力对标 |
---|---|---|
Formative(形成性) | 课堂项目Rubric评分表 | 4Cs能力发展轨迹 |
Summative(总结性) | 牛津青少年英语测评(OOPT) | CEFR A2认证 |
Self-check(自评) | 单元“技能护照”(Skill Passport) | 自主监控听说读写进步 |
6. 教师支持系统
全球课堂验证资源包
资源类型 | 内容亮点 |
---|---|
教师用书 | 跨学科备课指南(如用物理实验教条件句) |
差异化任务卡 | 3级难度任务(Support/Standard/Challenge) |
文化适配插件 | 本地化案例替换建议(如用长城替代金字塔教学) |
7. 对比同类教材优势
教材 | Fusion 1 核心竞争力 |
---|---|
Cambridge CLIL | 项目驱动性更强(PBL完整闭环设计) |
Macmillan Beyond | 数字资源更沉浸(3D虚拟场景支持) |
Pearson Focus | 学科融合更深(每单元双学科交叉) |
8. 适用场景建议
教学场景 | 实施方案 |
---|---|
国际学校 | 作为科学/人文课的英语支持教材 |
双语学校 | 替代传统英语课+部分综合实践课 |
课外兴趣班 | 周末主题工作坊(如“古埃及考古日”) |
总结:未来素养的孵化器
《Fusion 1》重新定义语言教材——英语不是学习对象,而是探索世界的工具:
用 机器人设计项目 驱动被动语态学习
借 全球食物溯源 训练信息检索与报告写作
以 艺术策展任务 培养跨文化解说能力
选课警示:
需教师具备跨学科协作能力(建议科学/艺术教师共同备课)
避免纯语法操练(违背教材设计哲学)
“当学生为保护雨林设计标语时,他们记住的不仅是 biodiversity 这个词,更是语言背后的使命感。” —— 牛津全球教研总监访谈
资源拓展:
-
配套阅读:Oxford Read and Discover(非虚构分级读本)
-
家长指南:Home Projects for Young Scientists(家庭实验手册)
评论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