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The Earth and Its People: A Global History》 是由 Cengage Learning 出版的一部广受认可的世界历史教材,被多所大学用作通识教育或世界史课程的核心教材。该书以 全球视角 和 跨文化互动 为核心,强调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影响,而非孤立的历史叙事。以下是关于该书的详细介绍:
一、教材概况
-
作者:
-
主要作者:Richard W. Bulliet、Pamela Kyle Crossley、Daniel R. Headrick、Steven W. Hirsch、Lyman L. Johnson 等(不同版本作者可能略有调整)。
-
-
最新版本:目前更新至 第8版(2023年出版),持续修订以反映最新历史研究成果和全球事件。
-
适用课程:大学本科 世界通史课程、AP世界历史备考辅助教材。
-
核心主题:
-
全球联系:贸易、宗教传播、技术迁移、帝国扩张等;
-
环境与社会的互动:气候变化、资源利用对文明的影响;
-
文化多样性:不同文明的价值观、信仰与社会结构比较。
-
二、内容结构与框架
1. 时间与空间划分
-
时间跨度:从 史前时代(约公元前3500年)到 21世纪全球化时代。
-
地域覆盖:
-
非洲、亚洲、欧洲、美洲、大洋洲的文明发展;
-
特别关注非西方文明(如伊斯兰世界、东亚、美洲原住民)。
-
-
章节结构:
-
按主题与时间交织编排,例如:
-
早期农业社会(美索不达米亚、印度河流域);
-
古典帝国(汉朝、罗马、波斯);
-
跨区域网络(丝绸之路、大西洋三角贸易);
-
现代性与全球化(工业革命、殖民与去殖民化、数字时代)。
-
-
2. 章节特色模块
-
Opening Vignette(开篇故事):以具体人物或事件引入章节主题(如一位丝绸之路商人的旅程)。
-
“World in the Making”:分析关键历史转折点的多视角影响。
-
“Material Culture”:通过文物(如瓷器、货币)解读社会与经济变迁。
-
地图与图表:
-
动态地图展示贸易路线、帝国疆域变化;
-
时间轴对比不同文明的重大事件。
-
-
原始文献摘录:包括宗教经典、旅行日记、法律条文等,辅以分析问题。
三、教学特色与学术价值
1. 全球史方法论
-
去中心化叙事:避免“欧洲中心论”,平衡亚非拉文明的比重。
-
比较研究:如对比唐宋中国与阿拔斯王朝的官僚制度。
-
环境史视角:探讨黑死病、小冰期等环境事件对社会的冲击。
2. 跨学科整合
-
考古学证据:如利用玛雅石碑解读政治结构;
-
经济学分析:量化数据展示大西洋奴隶贸易的规模;
-
性别研究:探讨工业革命中女性角色的转变。
3. 批判性思维培养
-
“Thinking Like a Historian”:每章末尾提供原始资料与讨论问题,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。
-
“Debating the Past”:呈现学术界对争议性话题(如“哥伦布交换”的利弊)的不同观点。
四、配套资源与数字工具
-
学生资源:
-
MindTap 在线平台:
-
交互式时间轴、自适应练习题;
-
视频讲座与纪录片片段(如BBC历史系列);
-
写作辅助工具(论文提纲生成器)。
-
-
电子书版本:支持高亮、笔记和关键词搜索。
-
-
教师资源:
-
Instructor’s Manual:课程设计建议、课堂活动方案;
-
Test Bank:数千道选择题、简答题与论述题;
-
PPT 课件:含地图、图像与讨论问题。
-
五、版本更新与核心变化(第8版)
-
新增内容:
-
21世纪议题:气候变化、新冠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;
-
非洲与拉美近现代史扩展:如尼日利亚的石油政治、巴西的雨林保护运动;
-
数字技术的影响:社交媒体在阿拉伯之春中的作用。
-
-
视觉升级:高清文物图片、3D重建模型(如吴哥窟数字复原)。
六、与其他世界史教材的对比
教材 | 《The Earth and Its People》 | 《Traditions & Encounters》 | 《Worlds Together, Worlds Apart》 |
---|---|---|---|
核心视角 | 环境与文明的互动 | 文化传播与冲突 | 全球化与分散性并存 |
非西方文明比重 | 高(约60%) | 中等(约50%) | 高(侧重比较) |
数字资源 | MindTap平台(功能全面) | McGraw-Hill Connect(基础练习) | Norton InQuizitive(游戏化学习) |
适合人群 | 强调批判性思维与全球关联的学生 | 偏好传统时间线叙事的教师 | 关注现代性与后殖民研究的课程 |
七、用户评价与反馈
-
优势:
-
全球视角独特,内容深度与广度平衡;
-
原始文献丰富,适合学术写作训练;
-
数字资源互动性强,提升学习效率。
-
-
批评:
-
部分章节信息密度高,低年级学生可能感到吃力;
-
地图标注偶尔不够详细(如非洲小国边界)。
-
八、推荐使用场景
-
大学通识教育:搭配讨论课(Seminar)深化主题;
-
AP世界历史备考:覆盖College Board考纲90%以上内容;
-
混合式教学:结合在线平台实现翻转课堂(Flipped Classroom)。
评论(0)